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姚燧欲寄君衣君不还,不寄君衣君又寒。
寄与不寄间,妾身千万难。
【译文】
想把冬衣寄给你吧,你就不再思回还。
不把冬衣寄给你吧,又怕你天寒衣单。
寄或是不寄,到底如何打算?教奴家好生为难。
【赏析】
题目为《寄征衣》,通篇也只是在寄与不寄上做文章。
征衣做就,寄给远人,是顺理成章的,这位征人的妻子偏会想到丈夫得了寒衣就不会想着回家了:这一笔构思新巧,颇出人意外。
既然寄征衣不宜,那么就不寄吧,可是且慢,这一来“君又寒”
,也是行不通的。
这“不寄君衣”
的后果,早在读者想象之中,但经过女主人公的这一“倒腾”
,仍使人觉得言之有理,感到这问题既新鲜又为难。
三、四句写女子在寄与不寄间反复权衡,还是进退维谷,“千万难”
。
这就漾起了读者对她处境的关注与同情,掩卷回思,觉韵味无穷。
其实,答案是很明白的。
女主人公因为“君不还”
的现实才制作冬衣,目的是让远方的丈夫得以御寒,显然征人的“不还”
与寒衣的有无无关。
征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,无论“寄与不寄”
,女主人公实际上都面临着“君不还”
的冷酷结局。
女子也明知这一点,故意在寄衣上生出波澜,是为了表现自己长期独守空房的一种怨恨。
当然这种怨恨是基于团圆的愿望,本身仍意味着对丈夫的无限深情。
又恨又爱,以恨示爱,这是闺妇的一种特有心态。
这正是这支小曲情味的动人之处。
情歌小词常以“熨帖细微”
及“匪夷所思”
取胜,如唐诗“打起黄莺儿,莫教枝上啼,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”
,五代词“荒唐难共语,明日还应去,上马出门时,金鞭莫与伊”
,明诗“西崦雨未收,东崦风又作,留住绿蓑衣,莫与蒿师著”
等等。
本篇则属于元散曲中具有这种乐府风味的佳作。
又全曲二十四字中,“寄”
、“君”
、“衣”
、“不”
四字占了一半以上,用字寥寥而能包含如此丰富曲折的情节和意象,这也是本篇的不可及处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,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。没想到,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,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,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!...
今朝修仙不为仙,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,且看天刑开纪元。...
天为何物? 高高在上,威严莫测,是法则,是戒律,是无情,是冷酷。 天意,何也? 俯瞰众生,操持风云,褫夺赏罚,随性而为。故,天意不可测,苍天不可近。...
大墟的祖训说,天黑,别出门。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,取名秦牧,含辛茹苦将他养大。这一天夜幕降临,黑暗笼罩大墟,秦牧走出了家门 ...
2017最火玄幻作品,海外点推双榜第一张悬穿越异界,成了一名光荣的教师,脑海中多出了一个神秘的图书馆。只要他看过的东西,无论人还是物,都能自动形成书籍...
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!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