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王和卿
夜深交颈效鸳鸯,锦被翻红浪。
雨歇云收那情况,难当,一翻翻在人身上。
偌①长偌大,偌粗偌胖,压扁沈东阳②。
【注释】
①偌:如此。
②沈东阳:南朝齐梁间诗人沈约,曾官东阳太守,人称沈东阳。
沈约有《与徐勉书》:“百日数旬,革带常应移孔。”
谓因多病而腰围瘦损。
这里即以“沈东阳”
借称瘦腰男子。
【译文】
半夜里学鸳鸯共眠同床,红色的锦被不住地摇荡。
一场好事临到收场,却出了洋相,她一翻身翻到了对方身上。
她身材这么高大,体躯这么粗壮,几乎压扁了瘦弱的情郎。
【赏析】
这首小令的题材和趣味登不上大雅之堂,但它袒示了早期散曲的“俚曲”
的胎记,其所表现出的风趣活泼,也是一目了然的。
作者于煞有介事的交代背景后,安排了床上翻身、“压扁沈东阳”
的可笑情节,可谓出奇制胜。
“交颈效鸳鸯”
、“锦被翻红浪”
、“雨歇云收”
等都是说唱文学中用得烂熟的文字,所谓“强作斯文语”
,我们只要举一则明人模仿元人语言风格所作的《小桃红·西厢百咏》为例,就不难体会到这一点:“高烧银烛照红妆,低簇芙蓉帐。
倒凤颠鸾那狂荡,喜洋洋,春生翠被翻红浪。”
(《雨云欢会》)而“偌长偌大,偌粗偌胖”
,那就更是百分之百的通俗口语。
这一切诚如徐渭在《南词叙录》中所说,“常言俗语,扭作曲子,点铁成金,信是妙手”
。
喜剧情节和俚语俗言,可说是元代谐谑性散曲的两大要素。
中国戏剧源于俳优表演,因而带着特有的娱乐性。
到了元代的杂剧,仍保留着净、丑的角色,插科打诨也成为元杂剧风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。
这种欣赏习惯,对元散曲应当说有直接的影响,致使谑乐也成为散曲的一项审美内容。
散曲与杂剧互相间的交互、影响,注意的人不多,却是客观存在的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,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。没想到,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,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,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!...
今朝修仙不为仙,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,且看天刑开纪元。...
天为何物? 高高在上,威严莫测,是法则,是戒律,是无情,是冷酷。 天意,何也? 俯瞰众生,操持风云,褫夺赏罚,随性而为。故,天意不可测,苍天不可近。...
大墟的祖训说,天黑,别出门。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,取名秦牧,含辛茹苦将他养大。这一天夜幕降临,黑暗笼罩大墟,秦牧走出了家门 ...
2017最火玄幻作品,海外点推双榜第一张悬穿越异界,成了一名光荣的教师,脑海中多出了一个神秘的图书馆。只要他看过的东西,无论人还是物,都能自动形成书籍...
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!...